返回顶部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home 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原料动态 > 详细信息
呵护医疗科普背后的健康需求
2025年09月25日    阅读量:20     新闻来源:高鹏科技网    |  投稿

这样的情形,你是否遇到过?主播在河边一边直播抓鱼,一边推荐“祖传”治疗风湿病的药物;“神经康复科医生”大谈食用益生菌的好处,在视频下方展示购买链接……在短视频、直播平台,一些博主、直播间以医疗科普之名,行售卖药品、医疗器械和保健品之实,引发关注和讨论。
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医生从科室走到线上,传播医疗科普知识,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、促进“治未病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与此同时,在流量诱惑下,另有一些人或是假借科普名义进行直播带货,甚至违规导医导诊;或是为博眼球,发布伪科普信息,误导公众。这些行为,不仅让医疗科普变了味,还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。

医疗科普,关系大众健康,必须科学准确。也正因此,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手,规范医疗科普行为。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,为医疗科普立“规矩”;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《医疗广告认定指南》,围绕医疗广告、信息公开、健康科普划出清晰界限。一系列举措,有助于为大众建立一道健康信息“防火墙”。

规范只是第一步。各种医疗科普内容在网上走红,也从一个侧面说明,医疗科普有着广泛的大众需求。有报告显示,全国10.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,92.1%的观众曾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,其中63%的观众已养成定期关注健康科普账号的习惯。正视需求,在规范的基础上,推动医疗科普生态向专业化、清朗化、优质化方向发展,才能更好为全民健康添砖加瓦。

医疗科普阵地,优质内容不去占领,“伪科普”、劣质内容就可能野蛮生长。总体来看,优质医疗科普内容供给仍然不足。2024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1.87%,且城乡差距较大,健康知识普及依旧任重道远。广大医务人员受过良好医学教育,具有丰富临床经验,是医疗科普的重要力量。医疗机构落实好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,在绩效考核和职务职称晋升中更好体现科普工作,能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其中。例如,上海将医务人员的健康科普作品代表作列入高级职称的评审条件,甘肃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医务人员日常业务考核、评先评优,都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。

让医疗科普更好满足大众需求,不仅要追求量足、质优,还应追求听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。医疗知识往往相对专业,如何让知识传得开、让人们能听懂?正如一位医生所言,需要“蹲下来,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”。前段时间,科普微短剧《回到三国当名医》热播,通过重现三国历史场景,巧妙串联起古代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知识,让观众能边追剧边学医学知识。从微短剧到脱口秀,再到舞台剧,不断创新形式,善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科普工作,有助于推动健康知识从“医院围墙内”延伸到大众日常生活。

进而言之,医疗科普既要立足传播知识,更应追求提升医学素养。提升医学素养,不仅需要让大众知道“是什么”,更应上升到引领公众主动探索“为什么”“怎么办”。换言之,医疗科普不能简单停留在“搬运”医学知识层面,而应跃升到传播医学方法、医学思维、医学精神层面。这应该成为增加优质健康科普产品供给的另一个重要着力点。

大医治未病。激励广大医生积极参与医疗科普,生产更多优质权威的科普作品,让伪科普无处遁形,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科普环境,定能不断提高全社会健康素养水平,助力健康中国建设。

标签:原料动态服务与娱乐机器人医用机器人
免责声明: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本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一周内进行,以便我们及时处理。客服邮箱:service@cnso360.com | 客服QQ:23341571

全站地图

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
察报警平台

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
全网络监察

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
备案信息
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
举报中心

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
传播文明

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
电子标识